“醒獅”花燈吸引市民游客拍照打卡(陳明華 攝)
“第一次見到這么有特色的花燈”“太有創意了,花燈都很可愛”……近日,近500盞形態各異、富有創意的少兒花燈在刺桐時代村展出,市民游客游覽觀賞后紛紛駐足拍照。據了解,這些花燈來自鯉城區多家小學的學生之手,不少創作者還是一年級的學生。昨日,記者走進這一場“千燈古城·煙火泉州”少兒創意花燈展,親身感受少兒的奇思妙想。
參展作者介紹她們的作品
花燈各具特色 市民歡樂打卡
來到少兒創意花燈展館前,只見幾十盞花燈懸掛在門口,吸引著市民游客走進去一探究竟。走進展區,便置身于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中。展區里懸掛著一個個形態各異、獨具特色的花燈,這些花燈便是學生們的作品。“好多花燈都好有創意,學生的創造力很強。”身邊不時會有游客市民的贊美聲。
“刺桐號”福船燈、彈琵琶的玉兔燈、萌萌的福獅燈……參展的少兒花燈中,有生肖兔的元素,有閩南古厝、鐘樓、面線糊等泉州元素,有宮燈、龍舟、京劇等傳統元素洋溢著濃濃宋元古風遺韻,還有與世界杯、天宮二號等熱點相關的創意花燈。
“你看,這盞花燈是一個茶壺的造型,里面有兩個芭比娃娃正坐在亭子里品茶,我覺得蠻有特色的,應該是女孩子做的。”在一盞名為“閩南茶藝”的花燈前,市民小鄭和小陳正在與花燈合影。
“媽媽,我要和小兔子一起拍照。”一名小女孩拉著媽媽來到一只粉色的兔子花燈前合影。“小兔子很可愛,做這些花燈的孩子都很有創意。”市民陳女士說,她春節回老家過年了,剛回到市區就帶著孩子出門看花燈,讓孩子感受一下濃厚的節日氛圍。“看到這么多花燈,我女兒很興奮,一直讓我幫她拍照。”現場能看到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觀賞,并不時在花燈前合影。
“碼到成功”花燈
少兒動手能力強 泉州元素受青睞
一盞名為“金獅耀泉城”的花燈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賞,它的創作者是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王思凡、蔣奕萱和黃以恩。
“因為我們一家人都很喜歡泉州的‘獅文化’,媽媽就建議我和同學一起做個‘醒獅’的花燈。”說起自己和同學親手完成的花燈作品,王思凡十分激動。他告訴記者,購買制作花燈的材料花了不少精力,“醒獅”臉部用的白色毛線最初在市場上一直沒買到,最后是通過媽媽的一個朋友才找到這種材料。而為了將“醒獅”的眼睛做得傳神,他們找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圓圈進行繪畫加工,最終才讓“醒獅”有了萌萌的大眼睛。
在展區的另一側,“碼到成功”花燈十分吸睛,這盞花燈是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一年級的曾炫陳和媽媽花了4天時間完成的。“我們做的是鄭成功騎著綠馬奔跑,希望大家以后的生活一路‘綠燈’。”炫陳的媽媽笑著告訴記者,孩子從小就喜歡手工,她也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活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。
來自鯉城區第五實驗小學的花燈作品《海絲印象》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。其底部是一艘藍色的大船,主體由崇武古城、鄭成功雕像、老君巖、刺桐花等元素組成。頗具特色的是,這個花燈除了用一些紙、布、珠子等手工材料,也用上了一些廢舊的紙筒、舊衣服的邊角料等材料。游燕佳同學介紹,這個花燈是他們全班一起制作的作品。“孩子和家長集思廣益,找資料、畫圖、動手制作……大家各自負責擅長的部分,一個星期左右這個花燈就呈現出來了。”游燕佳的媽媽說道。游燕佳告訴記者,她雖然從小在泉州長大,但卻是一名重慶人,對泉州的文化并不是那么了解,這次做了這個元宵花燈,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動手能力,對泉州的文化也更為了解了。
責任編輯:蘇慧敏